2025年9月19日,这是一个在我生命中留下双重印记的日子。既是我所在的交通控股集团成立十周年的日子,也是我儿子十七周岁的生日。十七年前的同一天,我在产房迎来了一个新生命。而十年前的同一天,历经重组与整合的交通控股集团正式成立,开启了城市交通发展的新纪元。
十年,于一个企业而言,是从初创到壮大的成长历程;十七年,于一个少年而言,是从蹒跚学步到展翅翱翔的蜕变。而我,既是交通控股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,又是儿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。两种身份,两份成长,在这一天交汇,让我深深感受到生命与事业的双重馈赠。
2015年9月19日,连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,对我市交通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作为市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,集团整合了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公路、铁路、内河航道、内河港口岸线、民航、港口公共资产、客运、物流等核心资源,全面构建起以市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的框架。构建了以综合客运产业、现代物流产业、交通资源开发为支撑的水、路、港、空、铁综合交通大格局。

在交通控股这个大家庭里,我亦如孩子般成长。我是2003年10月参加工作的,如今,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入本单位那一刻,彼时单位叫汽车技工学校,隶属汽车公司,位于大庆西路校区,有三层小楼、两排大瓦房、一个修理车间以及一片不是很大的驾驶员培训场地,这就是22年前我初进单位时的模样。后来企业改制,更名为连云港市交通培训中心,单位的名称虽换了,但还是最初的模样,地儿未更改人未换。2008年,单位扩大并新增了香溢校区,也就是目前交通驾校总部的所在地,随后几年间,又增加了浦南校区、猴嘴校区、科目三社会化考场等多处训练和考试场地。
回首这十年,我亲眼见证了集团的飞速发展。它实现了从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到现代化交通产业集团的精彩蜕变,深层次、系统性地推进资产重组,形成了交通运输工程建设、新能源及新材料、水生态开发及利用这三大主营板块。轨道交通、港口物流、智慧交通、低空经济等多元化产业蓬勃发展。而我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,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基层管理者。集团宛如一个温暖的大家庭,既给予我锻炼的机会,又包容我的不足。在这里,我学会了团队协作,学会了迎难而上,更学会了如何在变革中坚守初心。每一次驾培行业从传统驾培向智慧驾培转型发展,以及系统的迭代升级,都让我深切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;每一次同事给予的鼓励与帮助,都让我体会到家的温暖。十年时光,使我从青涩迈向成熟。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,也是我践行不忘初心使命的所在。我十分珍惜并感恩与集团共同成长的这段时光,因为在这里,我不仅收获了事业,还收获了家庭。
回归家庭,我是儿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,见证着他的成长。每当我推开家门,角色便会悄然转换。在儿子面前,我是他成长之路上的守护者,也是他前行的引路人。那个曾经摇摇晃晃地牵着我的手蹒跚学步的小小身影,不知不觉间已成长为翩翩少年。我依然记得,他第一次松开我的手独立迈出那几步时,带着怯生生的勇敢;也记得他第一天背着小书包走进校门时,回头望向我的那一眼。在集团里,我被时光推着不断成长;回到家中,我牵着时光的手,见证着我的小小少年一天天长大,看着他从步履踉跄变得身姿挺拔,从咿呀学语变得侃侃而谈。还有一个巧合之处在于,他目前所学的专业——无人机应用技术,与集团近年发展的“低空经济”板块不谋而合。利用假期,他考取了CAAC无人机操控员执照。看着他帅气地握着操控手柄,目光如炬地追随着空中的无人机,启动、攀升、悬停……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如同经过了精密计算。望着他对无人机的热爱与执着,我想或许冥冥之中这就是命运埋下的伏笔,让“大家”与“小家”的双翼同频共振。缘分使然,一个“大家”与一个“小家”的成长节点,竟在同一天融合交汇。两个“生日”、一份挂念、一种责任、两份荣光!愿“大家”步履更坚,少年前路更宽,而我会带着这份双重的温暖与力量,继续稳稳地走下去,迎接一个又一个十年……
在未来的时光里,“大家”将继续谱写崭新的篇章。与此同时,少年也将会实现他的梦想。他将怀揣着无人机技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,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,奔赴祖国的边疆。当集团的低空经济板块为城市的智慧发展提供助力时,他或许正凭借所学专业,在军营中操控着无人机,守护祖国的碧海蓝天。而我,将继续以双重身份,陪伴“大家”与“小家”一同成长。